目錄
    老人健康
    目錄
    梁重皿博士

    醫結網絡的梁重皿博士是認可名冊臨床心理學家及遊戲治療師,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榮譽臨床導師;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主席;暢銷書籍及專欄作家,其著作為香港出版雙年獎得獎書籍《心痛診療所— 探索內心的自癒練習》。

    讀者好感度(滿分5星)
    4.1
    按此評分
    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
    分享文章

    認知障礙症(Dementia)影響記憶、思維及日常生活能力,常見於長者,但並非正常老化現象。立即了解認知障礙症的成因、症狀、病程及治療方法!

    甚麼是認知障礙症(Dementia)?

    認知障礙症(英文:Dementia),又稱為「腦退化症」或「失智症」,是一種因腦細胞出現病變而急劇退化,導致腦部多功能衰退的疾病統稱。認知障礙症影響患者的記憶、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視覺空間判斷,執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1。通常在50多歲後開始發病,而長者年紀愈大,發病率就愈高32。值得留意的是,認知障礙症雖常見於長者,但它導致嚴重的認知退化絕非一般正常老化現象。

    認知障礙症的診斷及相關症狀

    認知障礙症的主要症狀包括認知功能下解(例如記憶力衰退、思維混亂、溝通困難)、行為及情緒控制能力出現異常(例如躁動、妄想、幻覺等)及自我照顧能力下降。它並非單一疾病,而是多種不同症狀的統稱。目前沒有單一測試能診斷某人是否患有認知障礙症。醫生通常透過詳細的病史、身體檢查、實驗室檢測,精神心理評估,以及對認知能力、日常功能與行為變化的分析來診斷認知障礙症。

    認知障礙症原因

    認知障礙症有很多成因,其中以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過往稱為「老人痴呆症」)為最常見的類型,佔約60%至80%的病例23。這些疾病會損害腦細胞,導致細胞間的通訊受阻,進而影響患者的思考、行為及情緒。大腦由許多不同區域組成,每個區域負責不同的功能(如記憶、判斷和運動控制)。當特定區域的腦細胞受損時,該區域的功能將受到影響。

    認知障礙症類型

    認知障礙症的成因及分類多樣,包括:

    •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腦內神經元之間出現澱粉斑累積令腦部萎縮,神經細胞內的蛋白出現異常,形成神經纖維纏結,導致腦細胞退化。
    • 血管性認知障礙症(Vascular Dementia):由於腦中風、血管阻塞或損傷引起,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出現積聚性腦部損壞。
    • 散播性路易氏體認知障礙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腦內出現細小的球狀組織,稱為路易氏體,導致腦細胞死亡,從而影響認知功能。
    • 額顳葉認知障礙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影響額葉和顳葉的神經元,導致個性和行為改變。
    • 其他成因:包括腦部創傷、腦部良性腫瘤、病毒感染、精神疾病、營養不良、甲狀腺分泌失調及藥物中毒等原因造成腦退化。

    認知障礙症十大警號

    1. 記憶力衰退影響日常生活
    2. 計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
    3. 難以完成熟悉的工作
    4. 對時間、地點、方位失去概念,感到混亂
    5. 視覺和空間感知及理解有困難
    6. 語言表達或書寫選字表達有困難
    7. 物品放錯地方且難以回憶擺放過程
    8. 判斷力下降或決策困難
    9. 社交退縮,對工作及社交失去熱誠及主動性
    10. 情緒和性格變化

    認知障礙症的病程階段

    認知障礙症通常會緩慢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早期、中期和晚期。由於認知障礙症對每個人的影響不同,每個人可能會以不同的方式經歷認知障礙症的症狀,或病情變化速度不同。

    早期(輕度):記憶力輕微受損,仍能獨立生活。

    在認知障礙症的早期階段,患者仍能獨立生活,仍可工作並參與社交活動。然而,他們可能會開始感到記憶力衰退,患者症狀包括:

    • 忘記熟悉的詞語
    • 忘記日常物品的擺放位置

    此階段的症狀可能不太明顯,家人和親近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但通常會誤以為是正常老化的過程,而醫生可透過特定診斷工具識別症狀。在早期階段,患有認知障礙症的人仍然可以透過關注健康,維持高品質的生活。

    此外,這是最適合進行法律、財務和臨終規劃的時期,因為此時患者仍能參與決策。

    中期(中度):需要更多協助,可能迷路或難以完成日常任務。

    中期認知障礙症通常可持續多年,隨着疾病的進展,患者將需要更多的照護支持。患者有機會因為自己的言行而感到挫折或憤怒,並表現出意想不到的行為。中度階段的症狀變得更加明顯,包括:

    • 可能會混淆遠期記憶和現實情況記憶
    • 神經細胞受損可能導致患者難以表達想法,偶有詞不達意
    • 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難以完成日常自理活動

    晚期(重度):無法自理,需全面照顧。

    在疾病的最終階段,患者因記憶缺損,認知障礙症的症狀變得極為嚴重,包括:

    • 忘記熟悉的人和事
    • 失去對環境的反應能力,無法進行對話
    • 逐漸失去身體活動控制能力
    • 可能仍能說出單字或短語,但難以表達疼痛之感
    • 隨着記憶力與認知能力的進一步衰退,患者個性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並需要全天候的長期照護。

    減緩病情惡化及治療方式

    目前無法完全治癒認知障礙症,但可透過藥物及非藥物方法減緩病情:

    藥物治療

    • 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如Donepezil)可改善患者的記憶力和認知能力,對控制早期和中期認知障礙症有一定功效
    • 穀氨酸酯酶抑制劑(如Memantine)可保護腦細胞,減慢病情惡化,主要針對中至後期患者

    非藥物治療

    一般適用於「輕度認知障礙」階段的患者。患者有可能透過適當的認知訓練、健腦運動,或現實導向和懷緬治療等,協助患者維持認知能力和減輕部分症狀,以達到延緩及防止腦部退化之效。

    認知障礙症可以預防嗎?

    預防措施包括:

    • 健康飲食
    • 規律運動
    • 維持社交活動
    • 及早管理及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
    • 多從事健腦及休閒活動,如培養閱讀、學習等腦部刺激活動
    立即報價
    尊衛您醫療計劃
    自付費
    HK$ 0
    選擇您的計劃
    月繳
    年繳
    每年保障限額HK$12,500,000
    HK$
    --
    /
    使用優惠碼
    添加

    常見問題

    梁重皿博士

    醫結網絡的梁重皿博士是認可名冊臨床心理學家及遊戲治療師,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榮譽臨床導師;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主席;暢銷書籍及專欄作家,其著作為香港出版雙年獎得獎書籍《心痛診療所— 探索內心的自癒練習》。

    讀者好感度(滿分5星)
    4.1
    按此評分
    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
    分享文章

    其他人都會睇埋…

    一家人網上投保自願醫保可享首兩年合共高達9個月保費折扣,再申請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