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摘要:
- 整體排名:在《CEOWORLD》2025年全球醫療保健系統排名,香港位列第23名,並以其公私營雙軌制度聞名。
- 核心挑戰:公營系統正面對兩大壓力,一是病人輪候時間極長(如眼科門診可逾百週);二是醫護人手持續嚴重短缺,且流失率高。
- 負荷主因:系統負荷主要源於供需失衡,人口老化與慢性病夾擊導致醫療需求激增,遠超現有公營醫療資源的承載能力。
- 系統優點:儘管面臨壓力,香港醫療仍具世界級質素,市民的平均預期壽命位居全球第一,且病人對公營醫院的整體滿意度高達八成以上。
- 應對建議:面對公私營醫療費用雙雙上漲的趨勢,及早投保自願醫保(VHIS)被視為重要的解決方案,以便在需要時能選擇私營服務,獲得更及時的治療。
香港醫療排名在全球位居第幾?醫療制度究竟存在哪些優點與缺點?本文不僅為您揭曉2025年的最新全球排名,更會深入剖析香港公營醫療系統因人口老化及醫護人手短缺而導致負荷過重的根本原因,讓您全面掌握現況。
香港醫療全球排名係幾多?
在2025年《CEOWORLD》雜誌的醫療保健系統排名中,香港排在第23名,醫療保健指數(總分)為48.64。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十名的榜單中,亞洲地區的表現尤其亮眼,台灣以 78.72 分高居全球第一,南韓則以 77.7 分緊隨其後,佔據全球第二的位置1。
公營醫療現時面對甚麼挑戰?
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方面是病人服務的輪候時間不斷延長,另一方面則是前線醫護人員的人手持續緊張。
1. 等候時間
公立醫院輪候時間冗長是市民最直接感受到的問題。根據醫院管理局最新數據,眼科門診的輪候時間最長,穩定新症需等候26至90星期(中位數),最長可達117星期2。
急症室等候時間同樣令人憂慮,多間醫院的等候時間可長達1.5小時以上,部分甚至超過3小時,在醫療需求持續增長下,輪候時間仍然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時機3。
2. 醫護人手短缺
醫護人手短缺問題同樣嚴峻,在2022年,香港每千人僅擁有2.1名醫生,此比例顯著低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平均的3.7名(2021年公布的數據), 亦遜於新加坡(2.8)、日本(2.7)和韓國(2.6)4、5。
另外,根據醫管局2023年的統計,共有281名全職醫生、1,826名全職護士及513名全職專職醫療人員離職,其中護士流失率高達9.5%,然而過去3年累計已有1,227名全職醫生、7,339名全職護士離職6 。
香港公營醫療系統負荷過重的原因
系統的負荷主要來自需求與供應兩端的失衡:人口老化及慢性病夾擊導致需求不斷膨脹,而私營醫療成本上升則削弱了其分流作用,使壓力更集中於公營體系。
1.需求急增:人口老化與慢性病的雙重衝擊
香港已步入超高齡社會,是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截至2024年,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已升至23.9%,即接近每4個港人便有1名長者,人口年齡中位數已達48歲7。
慢性病患者數量亦同步激增,2020/21年度患有慢性病的人口佔31%(約220萬人),醫管局預計慢性病病人數目在2039年前將達到300萬8。
這股龐大的醫療需求浪潮,正持續衝擊以公營醫療為主的服務體系,使其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
2.私營醫療與藥物成本攀升
另一方面,私營醫療的「安全網」角色亦因成本問題而減弱。私家醫生收費在7年間上升約20%至50%,專科門診中位數收費達540港元,非專科門診400港元,令市民在選擇私營服務時面臨更大財政壓力9。
即使在公營系統,為應對財政壓力,醫管局將於2026年1月推行近十年來最重大的收費改革10、11,包括:
- 急症室收費將由180港元調至400港元
- 專科門診首次及覆診均調至250港元
- 急症病床住院費用將由120港元調至300港元
雖然政府將引入全年醫療費用封頂機制(每年1萬港元上限)及放寬收費豁免資格,但並不包括自費藥物。
香港醫療系統的優點和改善空間
香港醫療系統在國際間享有優秀聲譽,雙軌制度為市民提供安全網保障,但面對人口老化和醫療需求增長,仍需要持續改革以確保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優點
1. 世界級醫療質素
香港醫療系統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卓越的醫療質素和成本效益表現。根據多項國際評比,香港人的平均預期壽命位居世界第一,男性平均80歲,女性86歲,嬰兒死亡率亦是全球最低之一。癌症存活率和器官移植存活率均達到全球最高水平之一,充分體現醫療服務的專業水準12、13。
2. 高效雙軌制度
香港建立了一個高效的公私營雙軌醫療系統,公營醫療作為全民安全網,確保所有市民不會因經濟困難而無法獲得適當醫療服務。公營系統提供近90%的住院服務,政府補貼高達98%,讓基層市民能負擔高質素醫療。私營醫療則提供約70%的門診服務,為有能力負擔的市民提供更個人化的選擇14,15。
3. 病人滿意度極高
醫管局的「病人服務滿意度調查」顯示,超過80%病人給予公立醫院系統「非常好」或「極佳」的評價,只有3%對服務不滿。95%的病人滿意醫院設施,88%病人對醫務人員的素質有信心,反映醫療專業水準獲得廣泛認同12。
改善空間
1. 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不足
私營醫療價格缺乏透明度一直是市民關注的問題。消委會研究指出,醫患之間存在嚴重資訊不對稱,同一手術在不同私家醫院的收費差距可達數萬元,由3萬多至8萬多不等。雖然政府推出收費透明度先導計劃並計劃立法規管,但實施成效仍待觀察15、16。
2. 公私營資源分配失衡
公私營醫療資源分配存在結構性失衡問題。公營醫療承擔近98%政府資助,但只有約一半醫生人手,卻要照顧全港九成住院及專科醫療需要。加強公私營協作、提升私營醫療參與度,將是紓緩公營醫療壓力的重要方向15。
3. 科技應用仍需深化
雖然香港在智慧醫療方面起步較早,但仍需進一步深化科技應用。政府正推動醫療數據互通和AI技術應用,包括委託大學開展AI協助肺癌篩查、增加基因檢測服務等,但要全面實現數據主導的護理模式仍需時間和投資17。
及早購買自願醫保對自己及家人有多重要?
面對香港公營醫療系統因人口老化及醫護人手短缺而日益沉重的壓力,及早為自己及家人購買自願醫保顯得至關重要。正如上文提到,公立醫院的輪候時間持續延長,部分專科門診新症等候時間甚至超過100週,急症室亦經常需要等候數小時,這無疑會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雖然香港的醫療質素享譽國際,但系統的結構性問題導致市民未必能及時獲得服務。與此同時,私營醫療的收費持續攀升,加上公營系統亦將大幅調整收費,單靠個人儲蓄應對突發的醫療開支將會非常吃力。因此,及早投保自願醫保,不僅能提供一個額外的財政安全網,更能讓您在有需要時選擇輪候時間較短的私營醫療服務,確保自己與家人能迅速獲得適切的治療,是對未來健康最實際的保障。
有甚麼自願醫保推介?
富衛人壽的尊衛您醫療計劃 vPrime Medical Plan(FWD vPrime)18為香港政府自願醫保計劃(VHIS)的認可靈活計劃。計劃全數保障19一系列住院及手術費用,廣泛涵蓋住院及手術衍生的醫療費用,令您可因應需要靈活地選擇及享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享有每年保障限額高達1,250萬港元,不設終身保障限額,並保證續保至100歲(實際年齡)。「尊衛您醫療計劃」18還提供多種升級保障,例如中風復康治療、重建手術保障20、妊娠併發症保障21等,讓您獲得多方面的保障。此外,每個課稅年度可就您為每名受保人所支付之保費享有高達8,000港元扣稅額22,保障自己及摯愛之餘亦達可申請扣稅作用。
政府雖然有不少惠民政策,但面對人口老化及醫療成本上漲#等問題,公立醫院僅能成為安全網為基層市民提供治療,而公立醫院的專科新症輪候時間長,部份專科排期的中位數可高達85個星期,有些甚至逾100個星期才能夠就診##。因此,要把握治療黃金期,單單依賴公營醫療系統並不足夠。
富衛人壽的「全自主百萬醫療計劃」(FWD MyMillion)是一份專為普羅大眾而設的醫療保險,讓大眾能以相宜的保費得到住院及手術費用的全數保障^,包括病房及膳食、醫療雜項開支及手術費用等,每年保障限額高達400萬港元,於保單簽發日起第31日開始保障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病症,更保證每年續保^^至實際年齡100歲,實報實銷所有合資格的醫療費用,助您減輕財政負擔。
如果想進一步為家人的將來作長遠打算,可考慮富衛人壽的「自主保(升級版)定期保障計劃」( FWD MyTerm Plus)。此人壽保險的保障額高達800萬港元+,總賠償金額更高達2,400萬港元++,若您不幸去世,您心愛的家人不需要為供樓、孩子的教育費用等而感到過分的負擔,保證續保至100歲+++,毋須身體檢查,網上投保最快5分鐘完成!
常見問題
FWD致力提供一系列的資訊,包括健康知識、生活消閒、理財貼士、保險學堂等,解答您的各種疑惑。而FWD網上保險平台「超基本」地提供「勁方便」的保險體驗,最快5分鐘可完成網上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