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撕裂是最常見的骨外科疾病之一,每年平均於10萬人中有66人會出現半月板撕裂的問題。1半月板是位於膝關節股骨踝和小腿脛骨高台之間的纖維軟骨。半月板主要功能為吸震、潤滑膝關節和提高膝關節穩定性。半月板對膝關節非常重要,半月板受損可致膝關節受壓增加,加快關節退化。半月板撕裂的治療取決於受傷的程度、位置及受傷原因等,所以及早識別半月板問題並接受治療非常重要。
半月板撕裂的分類和成因
半月板撕裂分類
方向:
- 縱向(longitudinal)
- 水平向(horizontal):較難自然痊癒,因為內側邊緣出現撕裂
- 水桶狀(Bucket-handle)
- 斜向(oblique)
形狀:
- 複雜性破裂(complex tear):多出現於退化性撕裂
- 水桶狀(bucket handle)
- 內垂狀(flap)
- 鸚鵡嘴狀(Parrot beak)
區域:
- 紅區(red-red zone):位於半月板的外側⅓,有較多血液循環,位於此區的撕裂大多可自行修復
- 紅白區(red-white zone):位於半月板中間⅓ ,血液循環較少
- 白區(white-white zone):位於半月板內側⅓,沒有血管經過,傷及此區的撕裂難以自行修復
半月板撕裂成因
1. 膝關節退化
肥胖、經常需要蹲下、搬運重物或走樓梯容易令膝關節受壓退化,繼而影響半月板。
2. 創傷
多數於轉向、跳躍和加減速時受傷,常見於籃球、欖球和羽毛球等運動:
- 在負重時扭轉膝關節
- 發力時關節擺位不當
- 跳起後落地不穩
- 過度伸長造成旋轉壓力
半月板撕裂的影響
在半月板撕裂的同時,膝關節有機會退化。因為不少患者同時會出現軟骨磨損的情況,增加關節承受的壓力,尤其常見於接受半月板切除術的患者。此外,當半月板受傷後,我們沒有足夠的肌力和本體感覺去應付日常活動,令另一隻腳的負荷增加,增加受傷的機會。
半月板撕裂的症狀
- 膝蓋不能受力,出現俗稱「發軟蹄」的感覺
- 膝關節出現壓痛點
- 膝關節疼痛或腫脹
- 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或進行較大幅度的屈曲
半月板撕裂的診斷
當出現上述徵狀,尤其包括發軟蹄的情況便應向求醫,找出導致膝痛的成因。以下為相關診斷:
- 觀察:患者走路時步姿改變和蹲下時出現困難
- 理學測試:迴旋擠壓試驗(McMurray Test)和磨削測試(Apley's Test)
- 磁力共振:準確檢查半月板有否出現撕裂
- 關節內窺鏡檢查:極少數較隱蔽的撕裂會使用此檢查方法
半月板撕裂的治療方法
半月板撕裂的治療方法有物理治療和手術,前者適合治療撕裂位置在外側⅓且範圍較少的情況;後者適合半月板修補(meniscal repair)或半月板切除(menisectomy)。
半月板撕裂的復康階段及運動
半月板撕裂的復康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和術後治療兩種。前者主要透過物理治療減輕患者的不適並強化肌肉以支撐膝蓋。後者的目標是儘快回復活動幅度及減少肌肉流失。半月板撕裂術後復康主要分4個階段:保護、提升活動幅度、訓練肌肉強度和重投運動。
1. 保守治療
目的 | 運動 |
---|---|
拉伸(維持30秒,重覆2組) |
|
強化(做8-12次,重覆3組) |
|
功能性(做8-12次,重覆3組) |
|
2. 術後復康
時期 | 運動 |
---|---|
初期(術後首3週) | 簡單復康運動:
|
中期(術後約4-6週) |
|
術後7-12週 |
|
術後第四個月 |
|
香港人生活忙碌,長期低頭用電話,壓力過大加上缺少運動等各種不良生活習慣,久而久之,各種痛症便會出現^。如痛症持續,情況嚴重時有機會要轉介至腦外科或骨科等,接受專科評估或手術治療^^,因此切忌對痛症掉以輕心。購買一份全面的醫療保險可以幫助我們轉移醫療費用風險,讓我們在治療過程中無需為費用而過分擔憂,專注於恢復健康。
富衛人壽的「全自主百萬醫療計劃」(FWD MyMillion)是一份專為普羅大眾而設的醫療保險,讓大眾能以相宜的保費得到住院及手術費用的全數保障+,包括病房及膳食、醫療雜項開支及手術費用等,每年保障限額高達400萬港元,於保單簽發日後第31日開始保障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病症,更保證每年續保++至實際年齡100歲,實報實銷所有合資格的醫療費用,助您減輕財政負擔。
如果想慳稅,亦可選擇富衛人壽的「尊衛您醫療計劃」(FWD vPrime)#,屬於政府認可的自願醫保計劃,保障一系列住院及手術費用,可因應需要而靈活地選擇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每年保障限額高達1,250萬港元,不設終身保障限額﹐同時每個課稅年度可享高達8,000港元免稅額##。
全數保障一系列住院及手術費用
- 不設終身保障限額
多達6個自付費選項
- 獲得10Life「5星級」自願醫保(半私家房)及「5星級」Top-Up 醫療保險